2017年9月25日 星期一

凱文·凱利演講:關於未來的12個大趨勢

凱文·凱利演講:關於未來的12個大趨勢

2017-09-24

https://mp.weixin.qq.com/s/Q2EdLABHV7AQ3BNsYjF4NA

1.第一個趨勢 :形成(becoming)——所有的東西都在不斷升級

在未來,所有的東西都變成了另外的東西,都在流動和改變。這樣一種流動是時常在發生的。

比如有型的產品變成了無形的訂購服務,過去在商場才能買到商品,但是現在,你可以在網上購買相應的服務,服務的一部分包含了你需要的商品。



比如從硬體到軟體,現在所有的東西都是軟體,這也是流動的趨勢。

還有產品向服務的轉型,之前賣成品,是有形的,現在採取訂購,訂購服務,是無形的。

你在睡覺時,特斯拉汽車也在不斷升級,它的確變得越來越好了,這就是我們將要進入的一個新世界。

不管你多大年紀,處在人生哪個階段,總會有新的東西出現,所以我們要永遠處於學習的狀態。

其次,所有的東西都是在形成的過程中,我們之前看到的是產品,現在看到的是過程。比如,我們以前拿到的是已出版的百科全書,現在的維琪百科就不是一本百科全書,它是一個創造百科全書的過程。一直在被改變,一直處在創造的過程中。

 

2.第二個趨勢 :知化(Cognifying)——與人工智慧的合作表現決定你的薪酬

 

技術將和人工智慧相關,技術要做的事情是讓所有的東西更加智慧,這個智化的過程就是技術帶來的改變。

很多東西已經變得很聰明了。比如看X光方面的專家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的,法律方面的AI可以比人類律師助理更高效地閱讀檔。

還有飛機駕駛員,比如一趟飛機的航程是12小時,人類飛行員只要工作七八分鐘就行了,剩下的時間都是AI駕駛飛機,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

比如Google的無人駕駛汽車。因為他們的思考方式跟我們不一樣,不會考慮雜七雜八的事情,只是專注去開車

我們在AI方面做的事情,並不是讓他們比人做得更聰明,因為它們很多方面已經比人更聰明了,我們要做的是各種各樣的AI,讓他們有多種思維方式

Google訓練人工智慧玩電子遊戲,十年前就開始做了,Google從來沒想過去教AI怎麼玩,而是教AI怎麼學習,AI與人類的不同只在於思考的方式不同

我們的智商像不同的樂器彈奏不同的樂曲,不同的人彈奏出的樂曲也不一樣,所以大家的IQ不一樣。動物、人類和機器的節奏也不一樣,所以IQ也不同

我們在AI上做的事情不是要讓AI更聰明,而是AI自己去學習,有更多思考和思維。

 

現在的汽車,人類用手的肌肉力量即可開動250馬力,我們假設將250馬力的車轉換成250種思想,那麼你開的就不是車,而是自動化的電腦。人類未來的目標,是將智力作為一種服務,可以像電力一樣傳輸

 

所以,對效率要求不高的工作更適合人類,比如要求創造力的工作,因為創造本身就是不講究效率的,不用考慮正確性,這是人類適合去做的工作。

任何看上去特別重複性的、沒有意思的、沒有什麼樂趣可為的事情,都可以讓機器完成。所以阿爾法狗和人比賽,是不公平的比賽,因為AI吸收了過去所有的套路。

 

未來不管是哪個領域,實際上它都是最聰明的人加上機器。與人工智慧的合作表現決定了你的薪酬,你必須要和機器進行合作,而不是和他們對抗

 

 

3.第三個趨勢 :屏讀(Screening)——任何一種平面都可以成為螢幕

螢幕無處不在

任何一種平面都可以成為螢幕,看的書是一個螢幕,接觸的所有平面都可以是一個螢幕。甚至有的人衣服都可以當成螢幕。

不同的螢幕之間形成了生態系統,不僅我們看他們,他們也在看我們。螢幕可以跟蹤你的眼神,知道我們注意力聚焦在那兒了,我們重視什麼東西,然後改變螢幕上呈現出來的內容。

螢幕可以做注意力跟蹤、情緒跟蹤。

以前是讀書,現在是讀屏。

4.第四個趨勢 :流動(Flowing)——你做的所有生意,都是資料

電腦中的三大階段:原來是資料夾,之後是網路,現在我們處於一個資料流程動的時代。

所有東西都成為一種流

做的生意都是資料。

網際網路像一個城市,而不是一個企業,正因為它擁有著無限增長的特質。比如Facebook現在有15億的社交連接,15億人相互連接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可以產生的價值也不可估量。

這麼多的資料像是形成了超級生物體,遠遠超過人腦的容量了,這樣一個巨大的機器星球

 

5.第五個趨勢 :重混(Remixing)——大多數創新都是現有事物的重組

經濟學家發現,全新的東西很少,大多數創新都是現有事物的重新組合。這種重組就是我這裡所說的重混。這是世界發展的方向,重要的趨勢。

 

做重組或者重混時,首先是要做一個拆解,把它拆解成非常原始的狀態,再以另外一種方式進行重組,之後不斷進行這樣的迴圈,就像你把樂高拆開後再組裝。

企業想要升級,需要拆解企業的構成,再進行重組,在重組的過程中產生新事物。

6.第六個趨勢 :過濾(Filtering)——能吸引注意力,就能賺到錢

金錢是會隨注意力走的,你能夠吸引注意力,就會賺到錢。只要人們在這個地方花了注意力,肯定需要這方面產生價值,你在這方面做文章,就會賺到錢。

注意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資源,我付出了注意力,我就應該拿到報酬。比如,我如果看了廣告,就應該拿到報酬。

 

7.第七個趨勢 :互動(Interacting)——它的影響將和AI一樣深遠



2050年的時候,電腦會變成什麼樣子?基本上你可以用整個身體沒有任何障礙地互動,電腦是全方位可互動的機器。就像交響樂團的指揮家一樣。有一些納米雷達技術,他可以知道你手指動作的意義。



智慧手機之後應該是什麼呢?一個是虛擬實境VR,把機器戴在腦袋上,你可以看到一些東西。



第二種是MR,也就是現實和虛擬混合。你如果把這樣一個眼罩戴上的時候,每一件事情都是以3D的方式存在的,你可以用手控制這些現實,而且你真的是相信這些現實是存在的。

8.第八個趨勢 :使用(Accessing)——所有權價值變成使用權價值

也就是之前我們是擁有一個產品,之後我們去使用某一種服務。

優步是世界上最大的租車公司,但是它並不擁有一輛車,

Facebook是世界上最大的媒體公司,但是它卻不擁有內容,

阿裡巴巴是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但是它沒有庫存。

使用在很多方面比擁有更好,你馬上用到一個東西,用完之後馬上可以丟掉,肯定比擁有某些東西要更好。

因為你的目的是使用,但是擁有的話,你要承擔很多的責任。擁有的概念發生了改變,使用權優於所有權。很多東西,我們只需要使用,不需要維護、儲存等其他工作。

 

現在很多的軟體也是朝這個方向走了,不用購買,而是訂閱

未來按需提供的服務比你擁有這件事物的比例要高。

年輕人,我們把他們叫做遊牧民族一樣的人,他們在世界各地旅行,但是他們隨身什麼都不帶,你需要什麼東西的時候,在哪兒都能夠拿到。



再過二三十年,新興人類去哪兒都不用帶任何東西了,去任何一個酒店,他們馬上提供你想穿的衣服,你穿完後留在那裡,酒店會幫你清理好。

甚至聯手機都不用上,因為你看到任何一個平板,就可以認出你是誰,變成你的螢幕,任何一個手機可以認出你來,就變成你的手機,整個世界都是你的,非常瞭解你,你需要什麼都可以給你提供,想送到哪兒都可以。

不需要行李箱,不需要任何東西,都有相應的服務,就像是新型遊牧民族,不需要攜帶,遊走世界。

9.第九個趨勢 :共用(Sharing)——核心不是分享,而是協作

我們在講分享時,不是一般意義的分享,而是在講協作,即:分享=合作,以一種規模化的方式合作,可以讓成千上萬幾十億的人以合作的方式進行互動,這些人的共同協作可以帶來社會的變革。

區塊鏈技術就是把一些交易以分散式的方式呈現,所以你可以以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計算,不是一對一的,而是整個網路上交易都可以計算出來,之前的任何一項交易都會成為之後的網路構建的基礎,在這樣一個區塊鏈的網路當中,你是無法作弊的。

10.第十個趨勢 :開始(Beginning)——技術的用途,是"用"出來的

關於技術,在最開始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新的發明是最適合用於什麼的,比如愛迪生的留聲機,愛迪生根本不知道這能用來幹什麼。

用途很多時候就是通過使用來發現的,不斷嘗試,在發明的時候,我們可能想不了那麼多。新技術出來的時候,我們也不知道可以用來幹嘛,只有通過使用。

我們要評估技術的時候,也必須要使用這個技術,而不僅僅是空想,因為這個趨勢是必然的,我們要指引和控制技術發展的方向,必須要使用,然後去調試、優化,使這個技術變得更好。

雖然我們每天花五個多小時在社交媒體上,我們也不知道社交媒體能夠給我們帶來什麼好處,這些問題都沒有想通。它要求我們真正去學習它,使用它,這是需要時間的。

150年前,美國70%是農民,現在只有1%的農民,難道那69%的農民就失業了?並不是,設想一下,在多年之後,工作可能就不存在了,我們在不斷的時代的演變中,不斷改變。

先去做,去嘗試,去探索然後再思考,再規劃,再去重複試驗。要先做後想,再做再想。如果沒有做就去思考,只是紙上談兵。



所以我們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接受新的技能心得知識。我們要迎合這個時代的變化,所有人都是新手。

11.第十一個趨勢:提問(Questionning)——好問題比完美的答案更重要

今天要找到答案很容易,

有各種AI,他們都特別棒,回答變得越來越便宜。

問題比回答更有意義,好的問題是新的領域,問一個好的問題,必須要有一個駕馭問題的能力。



必須要有意識去挖掘問題,不管設想是怎樣的,問題要提出來。

 

12.第十二個趨勢 :顛覆(Disruption)——內因從來不是主要原因

當我們在思考顛覆時,有三個規律:



一、不管你在哪個行業,顛覆不是從內部出現的,而是從外部推動的,內因並不是最主要的原因。醫藥界的創新和發展,並不是醫藥界推動的。搜尋引擎的創新,也不是從搜索開始的。

二、一些一蹴而就的現象和技術,只是看上去很突然,但它其實已經在背後存在了很多年,比如VR已經25歲了,只是因為沒有滿足成為產品的底限要求,所以到不了大眾的視線。



三,創造或者發明,是一個不掙錢的市場。首先大多數的發明都是失敗的,風險非常高,一開始的品質非常差,也就意味著利潤非常低,任何商人都會告訴你,投資這一行是非常不掙錢的。

下一波技術顛覆:



航空公司的顛覆者是無人機,現在無人機可以搭載人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發展。也就是說航空業的顛覆來自于無人機的公司。

銀行的顛覆來自比特幣、支付寶等外部公司

電信行業顛覆不是來自手機、移動通訊網路,而是來自無線網

汽車的顛覆不是來自汽車,而是特斯拉,帶輪子的電腦

物種進化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進化來提升適應度,低的物種就會被淘汰,高適應度的物種就會存活下來。

結語

現在沒有人是AI的專家——很多人懂AI,但是沒有人是專家。跟30年後的我們相比,現在的我們就是一無所知。



我們看過去,認為過去是好的創業時機。同樣,未來也是最好的時候。我們也處於最好的創業時代,因為我們還處在一個起點的時代。

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現在還沒有被發明出來,也就是說你現在開始,為時未晚。(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