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PE 在中國 Jesse Pao 寫於 2010年11月25日 3:09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運作原理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目前國內熱門的話題,大部分投資者可以講對其既熟悉又陌生。對其熟悉,是因為當前廣大媒體對私募股權基金的追捧,特別是中投公司(籌)決定投資黑石基金後,媒體通過各種管道對受眾進行的狂轟濫炸。對其陌生,是因為目前國內多數投資人,對其基本運作方式以及其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等概念的區別並不清楚。鑒於當前國際國內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表現活躍,第一財經也於28日晚的《會見財經界》欄目中播出了《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對賽富亞洲首席合夥人閻焱的專訪。在本文中,相信投資人在閱讀了本文後,將對黑石(The Blackstone Group, NYSE:BX)、賽富(SAIF)、凱雷(The Carlyle Group)、紅杉(Sequoia Capital)等PE的運作原理會有更進階的瞭解。

 

  什麼是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E  私募股權投資,即Private Equity,簡稱PE,是指投資於非上市股權,或者上市公司非公開交易股權的一種投資方式。私募股權投資的資金來源,既可以向社會不特定公眾募集,也可以採取非公開發行方式,向有風險辨別和承受能力的機構或個人募集資金。由於私募股權投資的風險較大,資訊披露不充分,故往往採取非公開募集的形式。近年來,出於對流動性、透明度和募集資金的考慮,上市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數量有所增多,今年6月22日在紐交所上市的黑石集團就是一個例子。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方向是企業股權而非股票市場,即它購買的是股權而非股票

 

PE的這個性質客觀上決定了較長的投資回報週期。私募股權基金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退出:

一、上市(IPO);

二、被收購或與其它公司合併;

三、重組。

 

投資者需注意,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也就是股民常講的"私募基金")是兩種名稱上容易混淆,但實質完全不同的兩種基金。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主要組織形式是有限合夥制(Limited Partnership),其中私人股權投資公司作為普通合夥人,基金整體作為有限合夥存在。基金主要從有限合夥人處募集款項,並由普通合夥人作出全部投資決策。基金在其存續週期中一般會作出15項到25項不同的投資,每項投資的金額一般不超過基金總金額的10%。普通合夥人報酬的主要來源是基金管理費,另外還包括業績傭金。一般情況下,普通合夥人可獲得基金總額2%到4%的年度管理傭金以及20%的基金利潤。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投資回報率常超過20%,如從事杠杆收購或早期投資則回報率有望更高。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能獲取較高收益的原因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之所以能獲取較高的收益,原因主要有兩點。首先,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不僅僅提供狹義的貨幣形態資本,其同時也提供企業家才能(Entrepreneurial Talent)這個生產要素。在不考慮其企業家才能的情況下,單純地用貨幣形態資本做除數,得出的收益率就會較高。私募股權基金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要介入公司的管理,而不僅僅是幫助被投資人獲得發展所需的貨幣資本。PE在介入後,會利用自身管理學、金融學、市場學等多層次的專業知識説明被投資企業穩健有序地發展,而這部分管理技能是很多處於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的管理層所不具備的。這種類型企業的管理層,多數屬於技術方面"高手"和"專家",但是對企業管理基本上是狗屁不通的。企業如長期被這種類型的管理層所控制,不僅不能對企業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反而會起到阻礙作用。在中國,這種例子舉不勝舉,像五筆字型的發明人王永民、金山的雷軍、豪傑的梁肇星等,無不是在技術、市場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喪失了行業的領先地位。上述情況的發生,就是缺乏PE對其修理的原因。正面例子當然就是盛大娛樂(Shanda Entertainment, NASDAQ:SNDA)了,盛大經過PE的修理,不僅在納斯達克上了市,而且公司治理也今非昔比。  私募股權基金能獲取較高收益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成功地將資本與企業家才能這兩項生產要素有機的結合了起來,產生了1 + 1 >2的效果。20世紀初期,資本與勞動力這兩項生產要素的緊密結合是促進當時生產力飛躍的一個重要原因,典型的案例包括效率工資(福特汽車首創)、員工持股計畫等。在21世紀初,資本與企業家才能這兩項生產要素的有機結合再次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PE的興起。

 

  三一重工執行總裁向文波為什麼要炮轟凱雷收購徐工案  作為今天文章的案例,和各位投資人談談凱雷收購徐工(000425)的事情。凱雷是較早進入中國內地的PE,但是長期不為群眾所熟知。但是,自從去年其收購徐工的方案被三一重工(600031)執行總裁向文波炮轟後,凱雷變得人盡皆知並成為投資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向文波炮轟凱雷收購徐工案深層次的目的是什麼,這個事件又將對三一重工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相信對重型機械類上市公司有一定研究的投資人都清楚,目前中國的工程機械行業處於非常難得的"戰略機遇期";這個機遇期一過,行業內各公司的市場份額和行業地位就將處於相對穩定的階段。凱雷並購徐工,給徐工補充資金是次要的,重要的是其介入徐工的管理後將極大地提升徐工集團的治理水準,這將為三一重工創造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並極大地損害三一重工的戰略利益。至於向文波言論裡提到的害怕外資控制了中國工程機械製造業。認為是站不住腳的。

 

私募股權基金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其必然會在未來以某種方式退出並獲取利益;而在PE退出時,交給社會公眾投資人的是一個管理模式先進、制度設計嚴密、贏利能力優良、發展穩健可持續的公司。向文波此番舉著民族主義的大旗發表的言論,其本質是忽悠大部分國人不懂得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基本運作原理。  但是從三一重工股東的角度講,又不得不佩服向文波的國際化思維和高超的媒體公關能力,正是因為向文波的成功攪局,三一重工獲得了幾十年難遇的發展機遇。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不少QFII入駐三一重工前十大流通股東,而三一重工的股價也一路走高。這個案例充分證明了一貫宣揚的QFII投資戰略優於本土機構的觀點。對於新入市的中小股民,願意再一次不厭其煩地講,跟莊也是要跟對才有的賺,跟QFII要優於跟國內基金。  鑒於三一重工管理層能力優秀、公司戰略清晰、業務發展穩健、競爭對手弱勢,要旗幟鮮明地給予其增持評級。當然,這並不代表構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投資建議。

 

 

PE希望從國有企業集資 外資Pre-IPO股權投資敏感

 

儘管仍然是早期,但是席捲世界主要經濟體的私募股權(PE)的狂熱正在開始在中國啟動。

  2007年7月24日,7:58am正在改變全球金融和商業的私募股權的巨浪仍然甚囂塵上。據市場研究機構Dealogic的資料,美國的黑石(BX)、凱雷、高盛(GS)、KKR、德州太平洋集團和其它私募股權公司在2006年在全球範圍內共花費了7374億美元並購非上市公司股權或購買即將上市機構的股票--這一數字超過前一年水準的兩倍。在2007年上半年,已經有價值6300億美元的交易完成了。

  直到最近交易狂潮席捲中國。對外國投資商們保持警覺態度的中國政府在去年9月對允許中國公司將其資產轉移至離岸控股公司嚴加管制,這一做法被視為對外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一個嚴重打擊,因為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希望最終把大陸的公司在海外上市以收回他們的投資

  由於中國國內股票交易的白熱化以及持續、旺盛的經濟增長,中國私募股權交易的前景開始變了十分明朗。2007年,上海和深圳交易所的股價分別上升了58%和117%,儘管兩個股市都是高度揮發性的。這就為新股上市產生了無限的欲望,並為有承受風險能力的私募股權投資機構提供了了退出戰略。"我想在中國私募股權有非常非常多的機會",軟銀中國風險投資的首席執行官薛村禾說。

  依賴地方政府

  根據Thomson Financial資料,可以肯定的是交易數量仍然很低,今年截至到目前,只與去年同期的22上升至24個交易。私募股權交易價值從1月1日至7月17日去年同期的42億美元相比實際上下降了84%,降至6.78億美元。但去年的數字被由高盛、安聯公司(ALIZF.PK)和美國捷運組成的財團投資中國工商銀行的Pre-IPO項目的38億美元所扭曲。

  目前,中國本土的私募股權公司依賴於單個的集團公司或地方當局或政府。最著名的是北京弘毅投資公司,它是聯想控股有限公司下的私募股權投資公司。聯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母公司是美國"粉單"股票市場的上市公司聯想集團(LNVGF.PK)。弘毅投資公司管理著7.2億美元的基金,其投資人包括高盛和新加坡政府的投資機構淡馬錫公司。

  中國大約200家私募股權基金公司的大多數都是人民幣為主的基金,典型的是做早期投資的,或主要投資於基金公司所在的地區的,這主要是因為相對於真正獨立的私募股權基金,他們有得到許多內部情況的優勢。"許多人希望從國有單位募集資金,這是因為如果你的基金有來自國有單位的資金,那麼你的基金就具備了政府背景,因而也就擁有了政府的支持",正在天津籌備建立一檔基金的黃偉慶先生說。

  手握現金的富人轉向私募股權基金

  黃偉慶先生打算利用今年6月1日生效的新的《合夥企業法》。該法律允許在中國以基於和美國相似的原則以有限合夥制的形式設立私募股權基金。據美國彭博新聞報導,儘管目前還沒有新的有限合夥制的基金得到批准,但是中國一家叫高華證券公司的中美合資的投資銀行的現任主席方風雷,正在考慮募集一隻7億美元的人民幣基金。

  "中國現在許多(有錢)的個人和機構通過IPO和投資賺了錢,他們轉向可本土基金。"中國紅杉資本的創始管理合夥人沈南鵬說。紅杉資本已經募集了總共9.5億美元的基金投資大陸。沈南鵬在20世紀90年代協助建立的網上旅遊公司攜程網(CTRP),自從2003年上市之後,已經成為納斯達克表現最好的中國公司之一,這使他成為了百萬富翁。

  海外上市一直是私募股權基金主要的退出管道,中國國內的股市現在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可行的海外上市的替代選擇。事實上,中國政府去年9月不允許中國公司離岸註冊的政策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得更多的大陸公司在本土上市。

  來自新手的瘋狂競爭

  但是蓬勃發展的股市是一把雙刃劍。當上市公司2007年利潤的市盈率在30倍和40倍之間,目標公司對其價值就有了膨脹的幻想,於是在公司上市之前融資的早期階段,公司的估價被推高了。"A股(市場)對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是個額外的利好",徐新說。徐新經營著一個有2.8億美元以上海為基地的基金,今日資本。"我們非常重視將我們所投資的企業在A股市場上市。"此外,從中國公司套現比幾年前容易的預期使得競爭領域大大增強了,因為許多經驗有限的公司已經開始集中做Pre-IPO的投資了。"競爭肯定將更加激烈",紅杉資本的沈先生說。這是今天兩位數的預期收益的市盈率所導致的結果,而幾年前還是一位數的股價,正如滙豐銀行私募股權(亞洲)的首席投資官唐銘楷(Marcus Thompson)說,"總是有太多的錢去追逐太少的項目。"當然,影響中國未來私募股權領域的潛在的最大因素是龐大的國有投資基金。中國的國有基金管理著中國1,300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大約2000億美元的資金。成立僅兩個月,該基金就因買入了私募股權基金公司黑石30億美元的股份而在五月份上了頭版頭條。仍而,該基金在中國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仍將會被拭目以待。(見商業週刊網,2007-05-21,"中國在黑石身上押注30億美元")。

  更像風險投資基金

  事實上,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還處於早期階段,按所投資的美元計算,中國的私募股權投資在全球排第28位。儘管在不斷增長,但平均交易規模仍然比較小,最大的原因是中國幾乎沒有公司兼併,最大的公司仍然是國家控股的,國家感到外資控股不太舒服。"頭條的資訊在這裡不是一個兼併市場(buyout market)。"在上海的貝恩公司負責私募股權投資的唐麥(Michael Thorneman)說。他計算出平均交易規模僅有4千萬美元。

  因此,中國的私募股權基金更像是風險投資基金。較小的交易規模也反映了非上市公司的相對不成熟,他們只有較短的業績歷史並且快速和鬆散的風格。"當我們第一次找到這些公司,他們的業務狀況經常是十分混亂的。"滙豐的唐銘楷(Marcus Thompson)說。

  即使不由外資控股,也被實質性的行政審批延誤。凱雷以尚未披露的價格收購徐州工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45%的股份,這是從2005年10月所提出的以3.75億美元收購80%的股份的方案退下來的。這個交易仍然在等待政府審批。"這類事情要花很長時間才會有結果,"凱雷亞洲投資顧問公司的總經理祖文萃在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次採訪中說。凱雷以4300萬美元購買重慶商業銀行8%的股份的交易被中國政府駁回了。

  更為複雜的事情是,在中國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感覺是,如Pre-IPO股權,已經讓外國人從國有資產中獲得了暴利。當中國正在準備今年秋季召開中國共產黨代表大會的時候,賣給外國人就是一個相當敏感事情。"政治上來說,大家不想看到乙太低的價格出售國有資產。"美林集團的金融機構部門的負責人理查·吉布(Richard Gibb)說。"這對他們的仕途沒有好處。"

 

 

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的中國繁榮與虛幻

 

  在全球性的私人股權基金投資熱潮中,經濟高速增長的中國是全球覬覦的狩獵場,但在政策尚未完全放開的中國,PE面臨的可能只是表面繁榮

  無錫尚德太陽能公司在紐約的上市不僅造就了一個中國首富,更讓一批背後俗稱"PE"的股權投資者獲得了十幾倍的高額回報。

  "尚德是我在國內的第一個項目,非常成功。"法國NBP亞洲投資基金合夥人王剛是第一個發現尚德這個潛在項目的PE投資人。作為首席投資商,王剛協調高盛、英聯、龍科等其他幾家聯席投資者,幫助尚德書寫了在美國資本市場的神話。

  幾乎每天,都會發生PE對其他企業的重大收購。PE是Private equity Fund的縮寫,俗稱私人股權投資基金。它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對沖基金為典型代表)不同的是,PE主要是指定向募集、投資於未公開上市公司股權的投資基金,也有少部分PE投資於上市公司股權。

  NBP亞洲投資基金對尚德的投資取得成功以後,又陸續在中國尋找並投資了六個專案。其中四個現在已經退出,獲利豐厚——NBP在中國大陸地區的總投資額可能只有區區幾千萬美元,但四家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則超過100%,利潤達到2億美元左右。

  NBP基金的投資軌跡正好描述了PE運作的規律: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公司管理,在獲利之後逐漸退出。

  無論從資本市場的制度完善還是開放程度來說,在中國或印度這樣的新興市場進行大型股權交易並非易事,但這裡為國際投資者提供的大量機會令他們著迷。一位國際PE基金經理說,他能真切感受到有成千上萬的公司需要發展資金。

  英國宏信環球投資管理公司(Henderson Global Inverstors)是一家管理著1300億美金的全球性資產管理公司,在倫敦和澳洲主機板上市。宏信北亞區投資總監舒明博士表示,中國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戰略重點,尤其是在直接投資方面,"宏信中國"相當活躍。

  PE在亞洲地區的"資本狩獵"從五六年前就開始了,直到2006年一系列明星企業的聲名鵲起,才使得幕後推手PE進入大眾的視野。PE熱首要的原因是中國、印度等亞洲經濟大國的爆炸式增長,例如在2006年,私人股權投資領域就募集了320多億美元的亞洲投資資金。進入2007年,黑石集團(Blackstone Group)、橡樹資本(Oaktree Capital Management)以及Cerberus資本管理公司均宣佈了亞洲業務擴張計畫。

  法國NBP旗下管理25億歐元基金,其中用於亞洲地區的1億歐元中最初只有30%用於投資中國大陸地區。但隨著一個接一個項目豐厚的回報,這個比例增長到了80%。

  不可否認,PE的興盛是今年全球特別是亞洲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現象。摩根士丹利前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PE的繁榮有實際的資料作支撐:2007年上半年,PE籌集了2400億美元資金,預計今年將超過去年的4590億美元。而1991年,整個行業的籌資總額僅為100億美元。

  低調的巨額回報

  PE對一家企業的股權持有期一般是3-5,這決定了PE不可能走像投資銀行IPO那樣對企業"遊說、完成交易、拿了雇傭費走人"的路徑。

  宏信的舒明說,當決定投資到一家中國或印度的企業之後,巨集信都會參與到企業的管理中去。正因為PE和企業在利益上長期捆綁在一起,因此當它通過投資和股權交易成為公司重要的股東以後,就可以通過改造董事會、改造管理層,為企業未來的發展在戰略上重新定位。

  "現在很多公司的董事會一團和氣,是紳士俱樂部,改變'你好我好大家好'現狀是非常難的。"美國弗勞爾斯投資公司(J.C Flowers)董事總經理宣昌能說。他認為PE進來之後才能實現"用手投票",激勵機制使得PE能夠非常關注企業的成長與創造價值的空間,真正可以起到完善被投資物件治理結構的作用。

  弗勞爾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專注于金融服務業投資的收購基金,由華爾街傳奇人物之一、高盛前合夥人弗勞爾斯創辦。他們在亞洲最得意的項目就是收購日本長期信貸銀行,並取得了成功。現在,弗勞爾斯把目標鎖定了中國。

  PE種類繁多,目前在國內比較活躍的、規模較大的PE比較偏好投資的主要是

 

初創類企業的風險投資基金,

擴張型企業的增長型投資基金以及

投資於並購市場的並購基金。

 

同時,PE在提供過橋資本、投資於上市公司股權和行業投資(如房地產私募基金)方面也非常活躍。

 

  國際PE在中國已經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最重要的是,他們的收益以驚人的速度增加。高盛直接投資部一位人士說,從創造利益來講,最近幾年高盛投資部門創造了幾乎更多的利益,"如果我們做工商銀行的IPO,傭金最多四五億美金,但是我們進行了直接投資,到目前為止帳面上已經賺了六七十億美金的利潤。"

  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2002年底,摩根士丹利、香港鼎暉、英國英聯三家公司一次性向蒙牛投資2600多萬美元,共持有蒙牛乳業約32%的股份。2003年第四季度,這三家國際投資機構再次向蒙牛增資擴股3500萬美元。隨著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成功上市,蒙牛一躍成為國內乳業巨頭,總市值接近300億元,三家投資人也賺得盤滿缽滿。

  中國銀行相繼在香港主機板和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之前,引入了4家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蘇格蘭皇家銀行、亞洲金融私人有限公司、瑞士銀行以及亞洲開發銀行,分別投入30.48億美元、15.24億美元、4.92億美元和7374萬美元。中行上市後,按A股發行價計算,這4家投資機構大約獲得2.6倍的投資回報。

  一位長期觀察PE發展的財經界人士這樣形容:"它們(PE)在中國獲得了巨額的回報,可是一個個都那麼地低調,仿佛世家貴族。"

  事實上,PE恰恰是歷史很短的一個行業,世界上恐怕還沒有超過40年歷史的私人股權公司。1970年代全世界的PE加起來可能不超過百億美金,現在據不完全統計,估計規模已經超過1.5萬億美金。

  對於PE行業發達的美國來說,PE的發展就是以市場來檢驗,誰有本事把錢管好,市場就把錢投給誰。著名基金KKR最初就是三個人做起來,30年後,KKR完成了超過150起交易,涉及企業的總金額超過2790億美元。

  集全球資源

  PE在資本市場的霸氣日漸顯現,引起了很多研究機構的興趣。上海證券交易所一位人士認為,企業在初創階段,風險大而銀行不願貸款,因此"風險與收益共擔"的PE對初創企業的發展意義深遠。

  企業獲得戰略投資人的資金後,可以迅速擴大生產規模,提高公司的贏利能力,使公司在公開上市時獲得更好的估值。而企業在上市前期,一家知名的海外戰略投資人或風險投資基金,不僅能夠提升公司整體形象,在資本市場上對公眾投資人還具有明顯的號召力,提高上市時股票發行價格和融資效果。

  PE在全球的名聲和資源可能對企業的上市和擴張起著關鍵的作用。目前上海一家綜合媒體公司正在圖謀打包上市,該公司高層正在積極尋求合適的投資者進入,而他們考評的第一個指標就是:是全球有名的投資人麼?——投資人的名聲和資源直接影響這家公司上市後的融資額。

  一家全球的股權投資公司,確實可以憑藉積累的資源來進行全球範圍的調配。舒明就非常自信,自己服務的英國巨集信基金能"集全球的資源"為某一個具體國家的投資來提供幫助。在亞洲,不同國家的產業發展速度是不一樣的,巨集信在印度的醫療醫藥、技術服務兩個行業做了很大的投資,並參與了企業的管理。這兩個行業在印度發展要比中國快,因此宏信在其中得到的產業經驗和管理經驗,對以後在中國投資同類型的企業有巨大的幫助,可是使之投資的中國企業走得更快。

  私人股權投資基金支援了高成長企業的發展,為資本市場源源不斷地提供了上市資源。因為PE往往要面對多個投資者,每個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各有差異,需要一輪一輪地談判,他們所做的就是要為大家找到一個利益平衡點。

  很多人認為PE從投資的企業獲利主要是通過企業上市。舒明認為,上市只是臨門一腳,而PE在三到五年的持有期內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做很多事情,使企業本質上變好,那才是PE創造價值的地方。

  英國TRIALPHA資產管理公司資深專案分析師陳嘉子表示,PE退出的方式有很多,如通過企業上市向資本市場賣出私人股份,或者把股權轉讓給企業管理層或其他投資人。"當然現在股市非常好的情況下,IPO當然最佳,立刻可以翻很多倍。"陳嘉子說。

  充裕的資金為中國私募股權市場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本基礎。清科研究中心統計,去年一共有40只可投資於中國大陸地區的亞洲PE成功募集,募集資金高達141.96億美元,下半年募集金額則一下子比上半年增長106.5%,共有中外75家PE參與對129家大陸及大陸相關企業進行了投資。

  高盛亞洲並購業務負責人雷俊(Johan Leven)說,中國的經濟發展為包括金融服務業在內的海外投資者打開了新的領地,中國客戶需要世界級的諮詢服務,需要帶給他們最好的機遇和視角。

  風光後的風險

  很多外資PE已經在中國國內設立辦公室,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外資PE獲得批准正式在國內設立公司。而直接以人民幣作為基礎貨幣投資,政策上更是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

  "現在國內關於PE的討論也非常熱烈,就是如何從政策上真正以人民幣為基準貨幣來投資。"舒明說。現在大多數PE投資採取的方式是在海外某避稅港註冊,然後投資到國內,以美元作為基準貨幣。

  對PE來說,投資的考量是首先判斷一個國家是不是有投資環境、有沒有好公司。第二個要考慮的是政策環境,導致投資者決定該用怎樣一個模式去做投資。舒明認為,國內的投資環境顯然是越來越好的,同時能發現很多好公司。

  王剛認為現在國際PE紮堆中國是因為投資這裡的企業回報比較高,而在美國和歐洲投資的一些企業相對來說成長性和回報率都偏低。況且國內有很多優質的、處於幼稚階段的公司,它們伴隨著宏觀經濟一起成長,成長性一年能達到50%甚至翻番。

  目前可能的一個政策風險是,證監會希望更多的優質企業能夠在國內上市,因此,一些企業的海外上市計畫遲遲不批。這導致業內對海外PE的離岸投資今後是不是還能長期運作持懷疑和觀望的態度。

  "現在國內的企業海外上市的大環境肯定是不如2007年以前好了,主要就是政策風險,證監會一家就可以靠政策卡很多事情。"一位PE投資人說。

  這位人士表示,解鈴還須系鈴人,政策造成的問題必須靠政策來解決。政府造成了這個結果,必須給一個新的政策去解決,要麼把原來堵住的路重新打開,讓紅籌路重新走通。要麼另開一條路,讓人們可以把錢投進來。

  無論怎麼樣,目前國外資金進來中國還是有限制的。中國政府不喜歡短期的資本投資,除非金融業的一些戰略投資人。

  美林亞太區並購業務主管戴凱甯對這方面也深有體會,他認為除了要具備產業和產品專業知識外,懂得如何應對監管環境以確保交易順利進行相當重要。

  對於國際PE的一些政策,高層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表態。7月8日,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在"第一財經研究院"成立論壇上表示,產業基金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是推動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的力量。"我們認識到,要實現中國資本市場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建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和產業基金跟資本市場的良性互動關係。"

  在貨幣政策層面,PE也面臨另外一個風險。近來貨幣利率升高,美國在升、英國在升、歐洲各國也在提高。當各國的央行都在升利率的時候,投資就變得越來越難了。過去兩個星期,已經有幾家國際大PE在歐洲拆借資金都出現問題。

  "借錢的成本變高,對PE的投資就造成問題。現在利率拼了命地升,而投資的回報又不是那麼快。"陳嘉子說。

  加息對於股權投資是負面的因素。股權和債券作為互補的投資方式,加息導致投資在固定回報上的成本更高,因此股權比以前的吸引力會減低。不過舒明認為,加息帶來的負面影響還不是很明顯,因為國內利息實在太低,加了半天如果還是很低的話,那麼這個效果就不是很明顯。

  簡單來說,利息更多的時候,借錢就變得比較貴,總的回報就少了。這是一個一環扣一環的邏輯:PE經理最大的問題就是利率漲的時候借錢比較困難,新的投資項目就沒錢投,以後幾年就沒有投資回報。

  PE做出一個投資之前,最重要的工作是盡職調查,評估企業投資的價值。謝國忠否認了目前PE熱衷的科技行業的技術內涵,他認為中國很少有真正的高科技企業,企業更多的是靠商業模式而不是技術,他甚至奚落做太陽能電池板比制鞋還要簡單,因此從長期看,這些企業的盈利率不會表現出色。

  謝國忠還認為PE所需的大多數核心技術在中國並不具備。因為中國幾乎不存在杠杆收購市場,沒有一個複雜的債券市場來為這樣的交易融資。因此PE 的繁榮在中國、至少在目前的中國,只是一個虛幻的泡沫。

  即便如此,在中國的PE基金經理們還是忙著整天找專案。工作還是要繼續,任何希望長期在中國工作的投資機構都必須如此。"如果現在有一點困難就撤出全部團隊,今後再進中國就落後於別人了。"一位PE經理說。  

 

 

 

徐林:警惕PE在募集中演變為非法集資 

   "PE在募集的過程中會不會演變為非法集資。"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金融司司長徐林25日在陸家嘴論壇浦江夜話專題討論上表示,政府要關注PE和VC行業的發展環境,加強制度建設。

 

    徐林表示,政府要關注PE和VC行業的發展環境。目前,中國經過改革開放高速的發展,中國社會聚集的金融資產非常多,一定要有多樣化的管道配置,PE和VC是一個很重要的配置管道。

 

    徐林強調,政府要在PE和VC發展的過程中加強制度建設,規範PE和VC行業的發展。徐林對"PE在募集的過程中會不會演變為非法集資"表示警惕。他認為,在選擇企業進行股權投資的時候,議價、談判等各個環節應該規範,所募集的物件應該是合格的投資人,但在這方面現存的制度建設還沒完全完成。

 

    徐林透露,在過去的時間中,國家發改委、證監會以及其他金融部門做了一些嘗試,試圖通過試點,通過PE、VC發展的總結,能夠建立中國PE基本的管理規範。目前這個規範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至少還沒有出結果,有些問題還在繼續討論完善的過程中。

 

    "政府引導基金,可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一些風險,我們也願意提供這種政府資金的引導,使得PE和VC能夠和政府的政策目標更好的結合起來。"?徐林說,他最後表示希望政府引導投資方向,發揮政府資源"四兩撥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導社會的資金,參與結構調整和產業政策目標的實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追蹤者